打掉“保护伞”,绝不让黑恶势力卷土重来-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打掉“保护伞”,绝不让黑恶势力卷土重来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张伟杰
2018-10-17 07:20:1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至关重要的一点,必须保持铁面执纪、严肃问责、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只有保持高压态势,紧盯涉黑恶案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细筛严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才能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生存的土壤,不给其任何喘息的机会,不给其任何侥幸逃避惩处的机会。

  暴力破坏选举、敲诈村民财物、以取消低保相威胁强迫贫困户为其劳动……这是1997年至2017年间河南省洛宁县兴华镇董寺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狄治民的所作所为,但他因受到多位曾任当地乡镇党委书记及派出所负责人的保护而一直未受惩处。近日,这一案件被中纪委国家监委作为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五个典型案例之首曝光。

  “有黑无黑,有‘伞’无‘伞’,群众最清楚。”部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问题,在不少地方存在多年,且形式多样,百姓深恶痛绝。从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过程中已经曝光的诸多案件看,有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直接组织、领导、参加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有的庇护、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有的地方职能部门惩治不力、疏于监管、失职渎职,客观上助长了黑恶势力的蔓延坐大。

  这些“保护伞”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严重侵蚀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至关重要的一点,必须保持铁面执纪、严肃问责、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事实上,这一问题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开始,就被作为要重点深挖彻查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1月发出的《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黑恶势力能在一方做大做强,往往是“苦心经营”多年,其势力范围、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有的黑恶势力团伙甚至具备一定的反侦查、反打击能力。可以说,每打掉一个“保护伞”,都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攻坚战,甚至是拉锯战。因此,只有保持高压态势,紧盯黑恶案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细筛严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才能不给黑恶势力任何喘息的机会,不给其任何侥幸逃避惩处的机会。

  斩草必须除根。扫黑除恶如果没有端掉整个团伙、挖掉“保护伞”,黑恶势力非常容易卷土重来。对此,相关地方的百姓有深切体会。一些黑恶势力犯罪团伙长期盘踞一方,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甚至打砸完后,还嚣张地将自拍视频“晒”到了网上炫耀。因此,在有的涉黑涉恶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后,曾深受其害的企业老板依然心存疑虑,热切希望中央能继续加大扫黑除恶力度,彻底铲除黑恶势力,不让其卷土重来、为害一方。百姓的呼声正是对扫黑除恶行动要切实收到实效、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让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的最真实期盼。

  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信某些滋生黑恶势力的社会土壤正在被有效“改良”,“保护伞”被打掉后“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高兴”的百姓就会每天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风雨悬停彰显英雄本色

    前不久,一艘塞拉利昂货船在汕头海门湾附近发生主发动机故障,在台风“山竹”的影响下,受到风浪冲击恶劣的天气条件、有限的救援时间、复杂的现实情况……

  • 【见证40年】“我喜欢出发”——访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

    从1978年考上大学到2017年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林鸣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整整40年的沧桑巨变。在这40年间,从科员到总工程师,他的头衔随着工作的调整不断地变化。这背后对应着一个个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折射出我国桥隧建设发展的轨迹。

  • 见证人·第十期|李谷一:春晚常青树 歌声飘过40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 厚积薄发迎来公路蝶变

    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交通运输事业,到2009年退休;从陕西省交通厅计划处副处长,到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全身心投入公路建设,到深度参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