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不能拿了钱“两头忽悠”-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社评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不能拿了钱“两头忽悠”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20-06-09 07:02:4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倘若好的制度安排被某些人钻空子“玩坏”了,不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让被服务的百姓空欢喜一场,还会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有关部门要在“跟谁买”“怎么买”及“买得值”上下功夫。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及四川达州广播电视台报道,近日,四川达州通川区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在上门给老人服务时,存在走过场作秀的情况。据悉,这家养老机构通过招投标承接了通川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为8116名老人提供部分服务工作。然而现场视频显示,给老人理发,只是拿梳子比划两下照个相;给老人洗脚,老人刚把脚放进盆里不到5秒钟,就被工作人员要求拿出来……当地民政局工作人员称,已关注到该弄虚作假的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

  政府花钱为百姓购买服务,本是好事,可以让更专业、更高效、更周到的服务弥补政府部门在某些领域的服务缺陷。但如此“摆拍式服务”,让人无语。若不是工作人员马甲上统一的“通川民政”字样,若不是媒体视频让人眼见为实,实在不敢相信由政府资金埋单的养老服务项目竟然如此走过场。正如有网友义愤地说:“用国家的钱欺骗老百姓、欺骗政府,两头忽悠。”此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期待有关方面尽快拿出结果,回应公众关切。

  要求招投标过程透明化,完善监管体系,“拉黑”不符合资质、弄虚作假的承接主体,等等,各地出台过不少举措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各个环节。然而,现实中仍然有不少地方出现过类似“吃定政府购买服务”的现象。

  比如,有的地方将机动车年审检测、养犬证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办理、市区居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其间出现过围标串标、亲朋垄断、承接主体伪造资质等违规情况。

  政府购买服务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一是因为相关环节中存在一定漏洞。尽管各地对政府购买服务有相关规定,但往往相对笼统,一定程度上为个别人暗箱操作留下空子。二是因为专业性的监督机制不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正因为专业,监管者有时难以有效监督,毕竟不少服务并不像为老人理发、洗脚这样即使外行也能一眼就看明白。其中,即便很多地方引入了第三方监督,其中立性也不时出现问题。有的地方发现,个别评审专家在评标时为供应商提供帮助,造成恶劣影响。三是少数政府部门存在“甩手掌柜”思维,凡是自己干不了的事、办不妥的事、费力不讨好的事,统统“购买”,买完就“甩手不管”,出了问题就“推”,反正都是服务提供方的事。

  类似问题值得各方警惕。倘若好的制度安排被某些人钻空子“玩坏”了,不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让被服务的百姓空欢喜一场,还会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有关部门要举一反三,及时修正纠偏,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尤其是在“跟谁买”“怎么买”及“买得值”上下功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买完”不是最后环节,“买得值”才是最终检验。

  往大里说,政府购买服务涉及国家治理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和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改变,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这需要有关方面在制度设计、系统化完善、服务对象反馈机制、惩处追责机制等层面进行创新。期待更多地方能贡献出当地的智慧样本,使政府购买服务真正让百姓受益。

  政府购买服务中,有一些领域是人们日常不太关注的,有些项目涉及的款额也不大,但百姓的获得感始终是衡量服务水准的第一法则。让每一分钱都花在百姓需要的地方,是对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考验,更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