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号”危及网络生态,潜在后果必须高度警惕-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社评

“高仿号”危及网络生态,潜在后果必须高度警惕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20-12-01 08:00:1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一方面,要强化实名制监管,另一方面,平台应尽到主体责任,承担净化网络生态的义务。某种程度上说,平台就是“如来佛的手掌”,不法分子能不能翻花样、能翻出多大花样,平台是可测可控的,正所谓“技术能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

  据11月28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不仅有假明星号诱惑中老年女性打赏的闹剧,还有一些“高仿号”冒充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专家名人,在网络平台上收割流量、变现套现。这些高仿账号的背后,是一条造号、养号、卖号的灰色产业链。

  “高仿号”被热议,源自不久前“假靳东骗大妈结婚”的消息,该账号将明星靳东的影像声音合成处理,诱骗中老年妇女粉丝打赏。而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高仿号”还有假冒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现象,已形成成熟且有技术加持的灰色产业链,令人不寒而栗。

  比如,去年底,广东省公安厅发布提示,有人冒充交管部门公众号,指导车主办理业务诈骗资金;有人冒充某大型银行官方账号,套取客户账号密码。更有甚者,不少地方的招生考试院等机构官方公众号也被高仿,微信方面回应已清除3000余个“高仿号”。

  如果说,仿冒明星账号是为了圈粉、收割流量,或者带货、打广告,那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官方账号被“碰瓷”,其后果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尽管不法分子苦心孤诣制作这张“画皮”的最终后果尚未充分呈现,但它很可能会给被仿冒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及权威性带来伤害,也会给办事百姓造成种种权益上的损害。

  从以前的山寨网站、钓鱼网站、影子网站,到如今短视频等平台上的“高仿号”,走的都是诈骗套现的路子。眼下,我国已开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序幕,互联网平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真实、活跃的用户数据支撑着互联网生态的稳健运行。从这个角度看,“高仿号”借助技术手段批量运营涉嫌违法违规的账号,为恶意营销、流量造假、刷单炒信等行为提供了沃土,危害着互联网正常运行。

  “高仿号”的活跃,一是因为成本低而效率高,以往复制官方网站或账号的技术手段如今变得更成熟,且几乎“零成本”,爬虫工具抓取内容、批量复制粘贴、智能合成影像,一气呵成。二是因为相关平台的算法模式让此类账号如影随形,用户点击一次后便会不停地在推荐页面看到同类账号和信息,而这刺激了整个产业的兴奋度。三是因为个别平台有自己的“小算盘”,在自媒体时代,平台看重“日活数据”,“高仿号”吸粉能力强,一定程度上促进平台日活量,因而一些平台对“高仿号”的态度难免暧昧。

  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防患未然,一方面,要强化实名制监管,根据《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有关部门应把互联网用户账号实名注册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平台应尽到主体责任,承担净化网络生态的义务。某种程度上说,平台就是“如来佛的手掌”,不法分子能不能翻花样、能翻出多大花样,平台是可测可控的,正所谓“技术能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比如,哪些注册主体和手机号、身份证号频繁注册、操作异常,全都有迹可循;通过合理升级智能算法推送程序,可以杜绝“高仿号”视频被推送至程序首页的情况发生;效仿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官方认证机制,为官方账号加“V”或特殊标识以示区别,等等。

  同时,也必须细化法律规定。买卖短视频账号是一种虚拟财产的交易行为,但目前我国还无专门法律来规范此类虚拟财产的流转,需加强对网络账号利用中所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性规制。

  遏制“高仿号”野蛮生长是促进网络平台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其亡羊补牢时“打地鼠”般左突右击、顾此失彼,不如防患未然,在“高仿号”早期阶段,合力迎头痛击。希望相应监管能多一些前瞻性,相关企业的摸索进程能够再快一点、代价再少一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