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 忽而半夏,养阳为法,神安是 - 健康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今日夏至 | 忽而半夏,养阳为法,神安是遒/h1>

来源9span>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叶/span>
2022-06-21 11:10

  原标题:今日夏至 | 忽而半夏,养阳为法,神安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恪遵宪度》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P>

  夏至分三倘/P>

  一候鹿角解+/P>

  二候蝉始鸣+/P>

  三候半夏生、/P>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P>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节逈/P>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P>

  ——(唐)权德舆《夏至日作》节逈/P>

  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来看,夏至之时阳气旺盛至极,万物于此时达到繁盛的顶点,但物极必反,阴阳相互化生、转化,阴气从此时而渐生。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摄养生、/P>

  饮食有节

  祛暑生津

  中医认为,夏至时节阳热旺盛,人体气机趋于向上、向外,机体呈现出相对外热内寒的生理状态。此时宜多吃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之品,避免过食生冷寒凉、肥甘厚味之品。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至时节宜常备生姜,煮汤服用,以温胃散寒、止咳止呕、/P>

  夏至吃面

  自古以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夏至新麦登场,小麦味甘、性凉,可养心安神、补虚养胃、强筋益气、除热止渴,凡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食欲不振者,服之皆宜、/P>

  夏至喝粥

  暑热之邪易耗气伤津。夏季可适当取用清心安神、养阴生津的药材煮而为粥,以安心神、益心气。如桂圆莲肉麦冬大枣冰糖粥,酌加枸杞、菊花、西洋参等、/P>

  起居有常

  午睡护阳

  夏季日长夜短,起居调养也需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适当午睡以养阴护阳、/P>

  需要注意的是,炎炎夏日,阳热使得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因此应少居空调屋,睡眠忌露宿、/P>

  运动适度

  防暑避寒

  在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日晒强烈之时,缓行宁心,以防伤暑。汗为心之液,运动过程中,避免汗出太过而伤阴耗阳。如果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盐水汤,切忌冷水淋浴,以防寒邪直入,损伤人体阳气、/P>

  静养宁神

  徵音养心

  养神之道贵在“静”,“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精神情志活动宜保持淡泊宁静,摒除杂念。夏至之时阴阳二气相交,人易心烦气躁,情绪不宁。此时要善于调节情绪,心胸开阔,乐观洒脱,从而使气机畅达,五脏安和、/P>

  此外,在五行理论中,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夏季,人们可以常听欢快、轻松的徵调乐曲,以安心神、养心气、/P>

  作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预防保健秐/P>

  主任医师 提桂 副主任医 吕品

  审核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宵/P>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 贺娟

  视频 | 昆山市中医医陡/P>

  策划 | 谭嘉 王宁

责任编辑9span>刘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