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护航大学生走好就业路
韩小乓/P>
99家国有企业提?639个岗位!6?4日,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北体育场人头攒动,来?0余所高校、超?000名毕业生参加安徽?022届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夏季专场招聘会、/P>
按常理,毕业季临近,来赶求职“末班车”的人不会太多。但上午9点左右,一些用人单位展台前就排起了长队,面试洽谈区也坐满了人。这一方面折射受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人才市场有效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另一方面反映国有企业对人才具有很大吸引力。“国企工作稳定,福利保障比较健全”,安徽大学税收专业学生王安妮说、/P>
就业需求在哪儿,服务就延伸到哪儿。近日安徽省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暖民心行动之一积极推进。省国资委组织国企专场招聘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稳住毕业生就业“基本盘”贡献国资国企力量。“为稳定全省就业形势,我们要求省属企业在原年度招录计划的基础上增?5%的招聘规模,并安排不少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中说。从国企、基层社区等政策性岗位招录到民企、中小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招聘,相关部门都应立足当前、着眼实际,统筹各方资源,多渠道拓宽岗位供给,更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P>
开拓岗位,并不意味着彻底解决就业难题。从招聘会上看,建筑工程、计算机、财经等专业用工需求较大。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渠道不通畅,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发生脱节,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研发类、制造类岗位招聘人数可以根据情况上浮”“稀缺专业很难招到人”是不少招聘企业的心声。一边是“有业难就”,一边是“有岗空聘”,针对结构性就业矛盾,还需开展精准供需对接。企业要组团进高校“张榜求贤”,高校也应主动访企拓岗。“这段时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进企业,建立就业合作渠道、挖掘更多岗位资源,也借此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有针对性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安徽大学学生处处长秦楠介绍,学校新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等,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有效对接,工科占本科生招生比例较三年前增加12个百分点、理科下?个百分点、文科下?1个百分点。从长远看,合理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式,事关毕业生就业发展前景,也关系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倡导高校组织“云端”招聘、“直播带岗”,挖潜扩岗的同时积极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岗匹配率、对接成功率、/P>
精准对接供需,还要精心施策帮扶。根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为每一名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推?个以上岗位。但光推送岗位还不够,不同毕业生有不同的就业困境。有的来自农村,与用人单位交流时信心不足、发挥不好;有的眼高手低,缺乏理性择业规划,就业期望目标太高;有的受到企业暂缓招聘、求职流程拉长、部分岗位被取消的影响,产生焦虑情绪。“一人一策”、对症下药,提供个性化指导和不断线服务,是让就业困难学生尽早找到工作的关键。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尤其对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一般的就业困难学生,应结合实际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并提供就业培训和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端正择业态度,理性客观评价自身能力,调整就业期望,确定适合就业目标、/P>
“一开始我只想应聘在合肥的企业,但跑了几次招聘会后,发现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外地基层岗位也不错。”合肥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唐文浩说,就业择业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与用人单位的互动中了解自身不足,不断提升能力、磨炼心智,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职业发展。相信在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支持帮助下,广大高校毕业生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顺利毕业、尽早就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