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安徽青阳:以社区服务为载 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丙/P>
天华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提供就业一站式服务……走近青阳县蓉城镇天华社区,门口滚动屏上的宣传语引人注目。进入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倾听居民需求,提供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P>
据了解,“三公里”就业圈是今年青阳县创新打造的就业服务新平台。今年以来,青阳县以社区服务为载体,紧紧围绕就业促进工程这一民生实事,积极建设“三公里”就业圈,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举办招聘会等一系列举措,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P>
青阳县人社局根据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和区域分布,综合考虑商业、经济等因素,将青阳县按城东就业圈、城西就业圈划分?个“三公里”服务圈,确定长龙、天?个社区进行试点,选派工作人员入驻,开展调查摸底,为求职者就业和经营实体招工提供路径最短最优的一站式就业服务。此举可覆盖2.88万常住人口?105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试点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岗位匹配不精淮等突出问题、/P>
章慧子正是县人社局派驻到长龙社区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的工作人员,同时她也是就业促进工程的受益者之一。“通过这个民生工程,我知道了社区见习计划,然后才有机会来到社区工作。”大学毕业后,章慧子通过县人社局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大学生就业见习政策,报名后经过双向选择,她顺利入职县人社局,被派驻到长龙社区,成为“三公里”就业圈这个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意愿、推荐就业岗位等。从找工作的求职者到帮人找工作的服务者,身份的转变让章慧子感触良多,她说:“这份工作锻炼了自己,也让我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P>
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样是稳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青阳县积极开发社区周边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让社区就业困难群众也能找到“家门口”的好工作、/P>
“我现在的工作比较轻松,离家也近,对我们年纪大的人来说,这份工作很适合。”得益于公益性岗位安置,58岁的陈石榴在一家单位当保安,日常工作就是登记进出人员信息,活不重而且离家近,陈石榴十分满意、/P>
在青阳,和陈石榴一样顺利在“家门口”就业的还有很多人,从事的工作除了保安还有街道疫情防控员、安全信息员等?022年,为帮助社区困难群体更好就业,青阳县探索建立公益性岗位稳就业响应机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困难人员档案,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使有就业需求的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就业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政策、/P>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想把就业促进工程这项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还需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对此,青阳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程寅根坚定表示,将全力推进“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实施工作,逐步提高社区试点工作覆盖面,稳步推进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常态化开展?0点钟服务”?+N”招聘会等求职用工对接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打通居民就业“最后一公里”,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充分就业。(杨桓(/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