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隔27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盛会重返中国大陆 ── 这项国际大赛花落南开大学
7?0日,?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开幕式在南开大学举办。这是继1995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北京举办后,时隔27年,这一国际青年化学爱好者的盛会再次回到中国大陆、/P>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是全球规模大、影响大的青年化学学科竞赛活动?ldquo;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不仅是全球各参赛国家和地区优秀学生比拼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竞技平台,也是各国化学教育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国家之间文化沟通、增进友谊的交流平台?rdquo;?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是近年来南开大学组织的最大的国际赛事,也是化学界和科学界的一次盛会,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的组织工作,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稳步进行、/P>
南开大学是于2019?月法国巴黎第5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举办期间,提出承办申请,并经过答辩、陈述和票选,最终获得了2022年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的承办权、/P>
开幕式上受邀介绍参赛体会的中国参赛队选手杨数,是?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总分第一名。自1987年首次参赛以来,我国选手在此项赛事上一直表现优异,至今共派出选手132名,其中99人获得金牌?9人获得银牌?人获得铜牌。自1990年第22届赛事开始,中国代表队获得了连续5届团体总分第一、其?届个人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rdquo;作为2019年赛事观察团成员和申报大使之一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守非表示,赛事的成功申办体现了中国化学在国际化学界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南开化学的深厚底蕴、/P>
去年10月,南开大学化学学科迎来创建百年。百年发展历程中,南开化学始终与祖国同命运共成长,为国家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dquo;朱守非介绍说,南开大学1921年创建的化学系是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随后大批先辈科学家相继来系、辛勤耕耘,使南开化学逐渐成为南开大学乃至中国化学事业的重要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2名两院院士曾在南开化学学科学习或工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近40项。特别是201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亲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化学学科牢记嘱托,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汇聚,学科综合实力持续攀升,稳居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团队项目荣?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现南开和天津的历史性突破;建党百年之际,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rdquo;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南开化学学科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学科布局完整、师资队伍优良、科研实力强劲的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高地,我们还将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朝着?030年形成以化学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凝心聚力建成世界一流化学学科的目标奋力前进?rdquo;朱守非说、/P>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来自全?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参赛选手将展开一场智慧的交锋?ldquo;南开大学作为此次赛事的承办单位之一,会在赛事安排、接待服务、文化活动、硬件设施等方面精心安排、积极推进,为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纷呈的化学盛宴?rdquo;陈军说、/P>
(记 姜凝 通讯 吴军 记 姜宝 摄)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