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受害人可留存电话录音、短信等作为家暴证据 - 时政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最高法:受害人可留存电话录音、短信等作为家暴证据

来源9span>央视罐/span>
2022-07-15 11:14

原标题:

最高法:受害人可留存电话录音、短信等作为家暴证据

央视网消息:7?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P>

证据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证据,导致其申请?ldquo;证据不足而被驳回,限制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作用的发挥、/P>

司法解释根据家庭暴力发生特点,总结实践经验,列举十种证据形式,明确指导审判实践,为家庭暴力受害人留存、收集证据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引、/P>

比较常见的如双方当事人陈述,被申请人曾出具的悔过书或者保证书,双方之间的电话录音、短信,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妇联组织等收到反映或者求助的记录等。家庭暴力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时,就可以有意识地留存、收集上述证据,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时向人民法院提交、/P>

此外,针对实践中证明标准把握不准的问题,司法解释还明确,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证明标准为较大可能?rdquo;即可,不需要达?ldquo;高度可能?rdquo;,从而降低了申请人的举证难度。同时还进一步重申了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规定。从证据的获取、提供、认定等各环节为家庭暴力受害人减少举证障碍,为家庭暴力受害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制度支撑、/P>

家庭暴力受害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司法解释根据家庭暴力的私密性特点,在证据形式上,将未成年子女提供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证言纳入家庭暴力证据范畴。这样有助于及时认定并制止家庭暴力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P>

实践中,被申请人对自己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往往提出各种辩解。以对方有错在先为由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甚至借机通过暴力的方式控制对方,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之一。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强调,任何理由都不是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那种认为家庭暴?ldquo;情有可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为了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加大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保护力度,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被申请人认可存在家庭暴力行为,但辩称申请人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甚至有可能构成犯罪,要坚决予以抵制和打击。同时,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一方存在出轨等过错的,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考虑照顾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再比如,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存在与他人同居等重大过错的,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P>

责任编辑9span>刘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