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中国经济半年报 企稳回升 - 时政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焦点访谈:中国经济半年报 企稳回升

来源9span>央视罐/span>
2022-07-16 09:08

原标题:

焦点访谈:中国经济半年报 企稳回升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7?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022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5%,这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该如何读懂这个数字和这份半年报?中国经济的走势释放出哪些信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呢>/P>

QQ截图20220716090156


7?5日,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8%,二季度同比增长0.4%、/P>

2.5%,是在多重压力下取得的增长。进?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复杂多变?月以来,本土疫情涉及全国多数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疫情严重,对中国经济复苏造成较大冲击、/P>

国际上,俄乌冲突推高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对物流、供应链等造成冲击,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P>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尽管二季度经济的影响超过预期,但是要从动态来看,4月份经济主要指标深度下跌,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现了下行苗头,召开全国稳定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出台6个方?3项政策举措稳定经济,应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rdquo;

那么,面对重重考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由于高效统筹了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及时采取了稳增长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在防控疫情过程中,经济增长主引擎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且一些新动力正在不断成长当中。从上半年能够克服一些突发困难和挑战来看,更进一步充分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受到改变?rdquo;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月份,经济运行开始转暖,?月,复苏的势头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人们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P>

2022??日零时起,上海全市解除区域临时交通管制措施、/P>

进入6月,中国经济复苏的脚步越来越快,那些一度遭受疫情冲击的地区也正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P>

在上海,豫园商城恢复营业,可以线上购买,线下提货后,一些老字号店铺的门口很快排起了长龙、/P>

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直接提振了国内需求。多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进一步拉动了消费。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烟火气又旺了起来、/P>

6?9日起,上海开始有序放开餐饮堂食。同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ldquo;星号标记。各地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前提下,努力扩大消费,各大旅游平台上,机票、酒店的搜索量暴涨,带动暑期旅游市场持续升温、/P>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月份以来的负增长状况,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1%、/P>

需求改善的同时,生产供给也在逐步回升。以工业为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月实现由负转正,6月份持续好转,同比增长达?.9%。而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连?个月收缩后也重新回到荣枯线以上,达到50.2%、/P>

6月以来,工厂车间热火朝天,复商复市稳步推进,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恢复的步伐正在加快、/P>

6月中旬,上汽集团位于临港的整车生产基地正式进入双班制生产,生产效率已经恢复到今年初的水平、/P>

付凌晖说?ldquo;长三角地?月份恢复非常明显,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明显回升,特别是上海的进出口增长恢复态势很好,长三角地区对于整个经济正常运转的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上海在全国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逐步恢复?月份汽车行业的恢复态势特别明显?月份汽车行业增加值超?0%。汽车逐步恢复正常,对整个经济的支撑作用也会进一步发挥?rdquo;

除了6月份的复苏,从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走势如何呢?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和工业生产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势有些相似,1?月份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两项数据都增长稳健,超出预期,后来受疫情和外部环境影响有所下降?月到达谷底,5月开始止跌回升,形成一个小V字。那么,该如何看待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的整体表现呢>/P>

6?5日,福厦高铁的重要站?mdash;新厦门北站的站房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日,我国西电东?rdquo;重点工程,白鹤滩电站外送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首批来自白鹤滩的绿色电能抵达江苏、/P>

今年以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从中央到地方,重大工程不断落地?ldquo;十四?rdquo;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P>

在世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增?3.2%、/P>

付凌晖说?ldquo;5月份主要指标降幅收窄,部分指标是转正的,特别是工业,5月份就已经转正了?月份效果进一步显现,多数指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这些因素来看,后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成果继续显现,国内稳经济大盘的政策效应逐步发挥,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经确立?rdquo;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在全球通胀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我国物价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来之不易、/P>

董煜说:这与中央有针对性地采取稳物价的一系列举措密不可分,比如在国际粮价的变化和不利天气影响下,中国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投入了不懈努力。中央有针对性地推进了像煤炭等重要能源的保供工作,与此同时还高度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保供稳价工作,群众对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并没有出现很大担忧,这些回过头来也会对物价本身的稳定,提供比较好的心理支撑作用?rdquo;

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P>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高技术制造业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2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没有改变、/P>

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8.8%,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P>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1.8%,绿色转型持续推进、/P>

董煜说:如果从产业来看,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产业的技术含量还在稳步提高,高技术产业增长成为产业增长中的一个亮点,相关投资也成为亮点。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在拉动增长中的动能作用在不断提升,有一些特定产业,比如汽车产业,无论是恢复增长的状况,还是出口快速增长的状况,都验证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能力在不断提升?rdquo;

付凌晖说?ldquo;从协调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增长、工业生产、投资都快于东部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同时从城乡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比上年继续缩小。从民生角度来看,国内民生投入在持续加大,特别是社会领域,像卫生、教育领域的投资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面对疫情冲击,对于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补贴在持续增加,这都有利于保障民生稳定?rdquo;

?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截至今?月底,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5个国民经济大类、/P>

中国经济的前景好不好,外资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无论是增资还是全新布局,都是外商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透露出他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坚定信心、/P>

面对重重困难,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应有的信心和底气。当然,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是怎么取得的?接下来,要实现全?.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该如何重点发力?我们将继续为您解读、/P>

责任编辑9span>石婷?/span>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