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宁篇竟/P>
人民日报记?nbsp; 刘成?nbsp; 刘洪?nbsp; ?nbsp; ?nbsp; 刘佳卍/P>
辽东湾畔,白鹭成行;辽河两岸,沃野千里、/P>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辽宁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辽宁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P>
牢记总书记嘱托,辽宁振兴蹄疾步稳;回首十年,辽沈大地气象一新、/P>
十年间,辽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扎实坚定促改革,心无旁骛谋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营商环境加快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如今,新时代的辽宁,一路披荆斩棘,坚实开创振兴发展的新路、/P>
做好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戴上AR(增强现实)眼镜,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维修专家就可以与各地客户在线沟通、互动。在大连冰山集团,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ldquo;智慧工厂做了生动的注脚、/P>
进入新时代,面对转型阵痛和各种困难挑战,辽宁摆脱拼资源拼速度的传统发展模式,瞄准高质量发展?ldquo;老字?rdquo;原字?rdquo;新字?rdquo;三篇大文章开篇破题,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全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正在提速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增强?ldquo;一圈一带两?rdquo;区域协调发展、/P>
改造升?ldquo;老字?rdquo;。在东北制药,全国首家原料药智能化生产线成功运行,产能提?0%、能耗降?5%;在鞍钢,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多点运行?ldquo;智能折铁模型的自主研发和智能辅助挂罐系统的初步投产,哈腰、抻脖子、手扶摇把、双眼紧盯铁?rdquo;的人工折铁时代一去不返?021年,辽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成绩亮眼,参与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1.2%、/P>
深度开?ldquo;原字?rdquo;。辽宁对石化、冶金等产业实施减油增化,改变石化产?ldquo;?rdquo;有余?ldquo;?rdquo;不足的状况。今年年初,恒力集团在大连投?60亿元开工建设年?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和年?60万吨功能性聚酯项目?ldquo;一半的产量都是市场紧缺的高端化工品和材料?rdquo;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信心满满?021年,辽宁石化行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P>
培育壮大新字?rdquo;。在沈阳市浑南区,无距科技研发生产的X60农业植保单旋翼无人机,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00多亩农作物的喷药任务?ldquo;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rdquo;无距科技总经理苏文博说?021年,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2.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1.2%、/P>
强化创新驱动,为振兴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基础软件领域的优势,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截至目前,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达8700多家、/P>
一圈一带两?rdquo;,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规模超千亿元、具有引领性的特色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带力争成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港口整合实现一体化运营;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去年产业合作落地项目110个;辽东绿色经济?ldquo;辽宁绿肺作用日益显现、/P>
改善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飍/STRONG>
颁布实施营商环境法规,挂牌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坚定推?ldquo;放管?rdquo;改革,全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缩减80%?9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ldquo;全省通办?ldquo;一网通办实办率超?5%辽宁全力打?ldquo;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rdquo;的营商环境。今年一季度,辽宁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6.57万户,同比增?7.73%、/P>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辽宁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痼疾,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开放合作不断扩大;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从严治党走向深入、/P>
国企改革勇涉深水区?90户省属各级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65户省属各级企业与1408名经理层成员签订任期制合同和契约;省属企业首批面向全国推?5个混改项目。辽宁深入实施国企改?年行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P>
鞍钢本钢重组,粗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三;新组建的辽港集团去年货物吞吐量超4.95亿吨;国家赋予辽宁自贸试验区?23项试点任务全部完?hellip;改革向纵深推进,成效正逐渐显现、/P>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连金普新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成为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夏季达沃斯论坛、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东软医疗产品服务110余个国家和地区。辽宁正以新姿态更深更广融?ldquo;一带一?rdquo;、/P>
转变干部作风是关键。辽宁全力缩?ldquo;说了?ldquo;做了?ldquo;发文件了?ldquo;落实?rdquo;?ldquo;开会研究了?ldquo;问题解决?rdquo;?ldquo;工作分解?rdquo;?ldquo;任务完成?rdquo;之间的距离,深入开?ldquo;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政务服务气象一新。在广袤的乡村,4年来共有1.2万名机关干部到乡镇任第一副书记,助力乡村振兴、/P>
净化政治生态是根本。保?ldquo;?rdquo;的主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过去五年,辽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省立?44507件,处分119617人,移送检察机?070人,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P>
做实民生保障,擦亮幸福底艱/STRONG>
以前靠出力挣钱,现在有了技术,工作不累,挣得不少?rdquo;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赵文丽失业后,在社区建议下,参加了免费的面点师培训,顺利上岗就业、/P>
辽宁?ldquo;最大的民生落在实处,多措并举稳岗扩就业,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技能培训?ldquo;十三?rdquo;时期,城镇累计新增就?28.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3%?.7%;去年辽宁城镇新增就?8.4万人、/P>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百姓冷暖。在辽宁?0多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407个,涉及338.8万户居民?ldquo;屋里冷、房顶漏、下水堵。辽宁统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ldquo;居者优其屋,旧楼换新颜,目前已惠及居民113万户、/P>
家住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鑫和小区的69岁居民张亮臣,如今过得很滋润。小区地面平整干净、环境花繁叶茂?ldquo;以前冬天在屋里也得穿棉袄,现在屋里暖了,在家不用穿棉袄了。楼体穿?lsquo;保温?rsquo;,几乎和新小区一样?rdquo;张亮臣说、/P>
教育是民生之基。目前,辽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居全国前列。东北大学大三学生付嘉伟家中因亲人治病,读书的经济压力较大?ldquo;学校发放补助款,开学时发放爱心饭卡和生活用品,再加上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不用担心读不起书?rdquo;付嘉伟说、/P>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辽宁各级政府每年征求百姓意见,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健康辽宁建设稳步推进,人均预期寿命?9岁;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6万余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去年新增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学?.3万个、/P>
全面振兴,乡村必不可少。十年间,辽?5个省级贫困县?79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4万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35万人实现饮水安全,全省农村路突破11万公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辽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去年扶持产业项目2020个,一村一?rdquo;示范村镇?03个、/P>
一大早,铁岭市昌图县朝阳镇八里香菇产业基地里,几名村民已开始忙碌起来?ldquo;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还得靠产业?rdquo;八里村党总支书记殷洪伟说,村里成立香菇合作社,高峰时用工?50人,其中脱贫户、低保户?1人,人均一年增?万元、/P>
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辽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齐抓共管,一度灰蒙蒙的城市如今蓝天常见、碧水长流,去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4.3%;完成营造林219.3万亩、防沙治?6.7万亩;全省河流水质自有环境监测数据记录以来首次达到良好水平、/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