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 时政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来源9span>新华礽/span>
2022-07-17 00:39

  原标题:奋进新征 建功新时?middot;非凡十年|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新华社长??6日电

  新华社记耄/P>

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吉林考察、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就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制造业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P>

  吉林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着力抓住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保护,让绿水青山焕发新活力;依托老工业基地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务实奋进,势头昂扬、/P>

QQ截图20220717004131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01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ldquo;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P>

02

  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东福米业现代农业信息化监视指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查看稻田情况?020??3日摄)。新华社记 许畅 摃/SPAN>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全力推进黑土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0年间,吉林发挥农业大省优势,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连?年粮食年产量超过700亿斤,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多年居全国前列?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00亿斤,位居全国第五,相比2012年增加超?0%、/P>

  吉林?5%以上的耕地是黑土地?0%以上的粮食产自黑土地。近年来,吉林全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广泛运用新技术涵养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连续多年每年新增1000万亩以上、/P>

  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铺开;产粮大县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特派?rdquo;奔赴田间地头对接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种良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金融、保险、仓储等要素发挥重要力量

03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农民驾驶农机进行秋收作业?021?0?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 张楠 摃/SPAN>

  如今,吉林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012年的不足500万亩,增长至2021年的超过4000万亩。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绿色防控、飞防作业全覆盖,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1%?021年,梨树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P>

  在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活变?ldquo;轻松起来。田地里,传感器自动感应光照、温度;大屏幕上,稻苗长势、气象信息、水肥数据一目了然;直播间中,村里主播热情推介,快递发往全国、/P>

  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从单纯种粮到多产融合,希望的田野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培育现代农业?ldquo;主力?rdquo;?0年间,全省专业合作社数量翻了一番,增至10万余个,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延展产业链条,为农村发展带来源源活力、/P>

  坚持绿色发展

  东部长白山林海茫茫,虎豹栖息其中;中部沃野千里,粮食连年丰产;西部湖泡湿地星罗棋布,水鸟种群多样?年,吉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2%提高?4%,优良水体比例从68.8%提高?6.6%、/P>

04

  这是吉林省长白山林区雾凇景色?018??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 许畅 摃/SPAN>

  201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P>

  10年来,吉林全力推进建设生态强省,实施秸秆全域禁烧提升空气质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河湖连?rdquo;恢复湿地,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P>

  2015年开始,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转而开启林区涵养、裸露山体修复等工程?400多万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P>

05

  巡护队队员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巡护(2021??2日摄)。新华社记 颜麟 摃/SPAN>

  10年前,曾有专家警示:野生东北虎很可能在中国绝迹。但如今,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增长?0只、/P>

  盛夏时节,查干湖畔片片翠绿,引得众多游人驻足拍照。当地系统性推进湖区环境保护,大湖重焕活力。出入有美景,收入有提升,群众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ldquo;游客多了,收入高了,心里美了?rdquo;查干湖老关东渔庄老板娘尚影说、/P>

  查干湖所在的吉林西部,气候干旱少雨?013年,吉林在这一区域实施河湖连?rdquo;工程,统筹规划利用自然水系、兴修水利工程,把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河流汛期时的洪水存蓄到天然湖泡、湿地中。原本干涸的流域,源源不断地涌来活水?000多平方公里湿地得到恢复和改善、/P>

06

  游客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滑雪?022??2日摄)。新华社记 颜麟 摃/SPAN>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冰雪经济,吸引滑雪场、冰雪度假区等高质量投资项目落户。在松花湖滑雪度假区,每逢雪季,来自省外的游客占比超过一半以上。雪场边上的吉林市丰满区孟家村,许多村民开饭馆、办农家乐,依托冰雪资源步入小康生活。村?0多位年轻人考取了滑雪教练资格,雪季担任滑雪教练,月收入超过万元、/P>

  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前来赏冰戏雪,吉林冰雪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虎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超?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84亿元,同比增?2.4%、/P>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丙/SPAN>

  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轿车、第一列地铁的吉林?0年来扎根工业制造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P>

  202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激烈,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P>

  如今的吉林,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卫星及应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振兴注入新动能、/P>

07

  这是在第十九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现场展出的新能源车型??5日摄)。新华社记 张楠 摃/SPAN>

  走在长春街头,不时能看到红旗新能源电池可更换出租车穿梭而过,换电站也越来越多。这是吉林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切实举措,也能为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提供试验样本、/P>

  汽车是吉林的名片,近年来,吉林依托制造业优势,着力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汽车产业变得更大、更新、更绿。从一度销量不?000台,?021年销量突?0万辆,涵盖新能源等多种车型的红旗?年间销量增?3倍、/P>

08

  工人在吉林省长春市一汽解放总装车间装配车辆?022??5日摄)。新华社记 许畅 摃/SPAN>

  红旗新能源汽车基地、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玲珑轮胎长春工?hellip;吉林大地上,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孕育成形?021年,吉林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6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4倍、/P>

  吉林大力吸引新项?rdquo;绿项?rdquo;落户,与既有产业配套,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如今,吉林新能源发电装机突?200万千瓦,在建及并网项目容量相当于过去10年总和,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ldquo;绿电园区吸引众多企业落户、/P>

09

  在吉林省长春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首席技能专家罗昭强(右一)与同事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的电气系统(2020?1?5日摄)。新华社记 张楠 摃/SPAN> 

  往返各大赛区的复兴?rdquo;智能动车组、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这?ldquo;吉林制?rdquo;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收获好评?0年来,吉林抓住制造业优势,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先后形成轨道客车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卫星及应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孕育出高速列车、碳纤维、遥感卫星等尖端产品。今?月,吉林一?rdquo;卫星又一次升空,如今吉林一?rdquo;星座在轨卫星已达54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P>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吉林立足国家战略、依托既有优势、瞄准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吉林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记者陈俊、褚晓亮、段续、王帆)

责任编辑9span>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