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 - 评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h1>
来源9span>中工罐/span>
2023-01-14 08:07

90826 (1)

龚先甞/p>

近日,一网友发帖称被江西萍乡女友一家索要?888万彩礼”,引发网络热议。这位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中产,被女友要求?888万彩礼、男方家在上?500万的房子过户给女方、在江西老家买一套几百万的房写女方名字、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0万红包共千万……“/p>

不出所料,这条近乎反智的帖子遭到网友质疑。当地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舆情,萍乡市民政局为此事开会讨论,相关部门介入核查、/p>

图源:新华社

1?2日晚,该匿名网友发声,向所有网友致歉,向江西萍乡当地政府致歉,称“感觉到大家对彩礼话题非常关注,于是用匿名账号杜撰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糅合了诸多网友帖子的冲突元素”、/strong>相关平台发文称该网友账号被封、/p>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再次在这个事件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p>

如果对互联网有记忆的网友,一定还记得几年前一个同样“发生在上海和江西之间”的热点,大意为“一位上海女孩到江西男友家过年,看到男友家的晚餐后”,称“不能接受,果断和男友分手,并且连夜返回上海”、/p>

而那一次被证实为虚假的谣言,连出面道歉的人都没有、/p>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名言:“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p>

对于这类谣言,即使警察出面,又能对当事人做什么呢?训诫?罚款?拘留?这类“莫须有”的网络谣言并未对他人造成实质伤害,各种惩处性手段似乎都够不上、/p>

“毒舌?nbsp; 新华?叐/span>

但就是这种“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谣言,不时现身网络世界,甚至横行无忌,其造成的后果很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它们干扰真实信息的传播,干扰公众的正常认知。即使有人事后辟谣,但据传播学研究,公众的“第一印象”往往很难消除。那些谣言伤及的人群或地区,“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百口难辩、/strong>

除了巨额彩礼,与收入差距、城乡鸿沟、性别对立等相关的谣言,只要有合适的契机,总能引爆互联网。不能不说,网络谣言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伤害不是肉眼可见,但它们往往会挑动群体对立、激化焦虑情绪、强化负面心态等等、/strong>

造谣、辟谣;造谣、辟谣……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使得公众对网络信息不再那么相信。一个热点事件出炉,很多人的反应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有短视频上了热搜,很多人会怀疑“是不是摆拍”……所谓“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让某些平台正在丧失其公信力、/p>

对此,我们当然不能束手无策。所有相关环节及人群,都应守好自己的阵地、/p>

自媒体人应该遵守基本的法治规范,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strong>

相关平台要从严审核、/strong>现在不少平台都对网友上传的内容加强了审核,一些涉黄、涉暴等明显违法内容大多能被围追堵截,但对一些看似并不违法违规的内容,有的平台审核并不那么严格。而在核实内容真实性方面,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平台更是“有心无力”。更有甚者,有些话题可能带来流量,某些平台甚至会在暗中推波助澜。这种“半推半就”的态度最终会害人害己,必须有所改变、/p>

广大网友也要不跟风、不传谣、不信谣,做谣言的揭穿者、终结者、谴责者、/strong>正如这次事件,网友凭基本的逻辑与常识纷纷质疑?888 万彩礼”,促使这一事件很快水落石出,就是对类似谣言的成功狙击、/p>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普通网友、自媒体还是平台,都应该明白+strong>网络谣言不是什么“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事,它们是干扰、阻碍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梗阻”。对这样的“过街老鼠”,必须“人人喊打”、/strong>

责任编辑9span>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