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先甞/p>
被一只小妖怪感动,这事听起来挺奇怪的,却是最近许多网友的“生活真实”、/p>
(截图自《中国奇谭 来源 B站)
系列动画片《中国奇谭》首支短片《小妖怪的夏天》,成功塑造了一个十八线小猪妖的扎心故事,得到观众的喜爱、/strong>在等级森严的妖怪体系里,处于夹层中的小猪妖活得努力而卑微,其疲于奔命的日常让无数打工人直呼“看到自己”,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当最后大家看到小猪妖在孙大圣的棍棒下起死回生,“真暖”“太感动了”“暖哭了”等弹幕,密密麻麻飘过,让无数网友破防、/p>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又滋养着艺术真实、strong>当古老题材的动画片让现实中的成年人读到关怀、看到安慰,它或许就成功了一半、/strong>
这就是共情,它其实是艺术创作的原点、/p>
《中国奇谭》由8支风格各异的动画短片构成,每集为独立故事??日上线,截至1?4日,总播放量?820万,B站评?.9分,豆瓣评分9.4分,线下各种周边销售预定火热、/p>
(截图自《中国奇谭 来源 B站)
《中国奇谭》画面显现的中国气象、对于传统美学的追求,让人过目不忘。《小妖怪的夏天》刚出片头,网友的弹幕便如影随形:“连片头都不舍得跳过”“这才是中国动画该有的样子”“让上美影再次伟大”…?/p>
网友说的“上美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是《中国奇谭》的出品方。这是一家拥?6年历史的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推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山水情》等经典名作,以水墨意境、华丽高雅等为美学旨归,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动画学派”的声誉,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归于沉寂、/p>
2022年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也是“上美影”成?5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奇谭》显然有向前辈和经典致敬之意。饶有趣味的是,所有参与项目的导演都得到了“上美影”老艺术家们的指导。诸如剧本、分镜和成片的每个阶段,乃至颜色的处理、段落的强弱,老艺术家们都有细致的反馈和建议,而他们也无一例外地鼓励年轻导演把作品做得更大胆、更开放、更极致、/p>
毫不夸张地说+strong>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集体创作,反映了中国动画人的文化自觉和重塑辉煌的决心、/strong>
作为国风动画,《中国奇谭》是传统的,与传统有很深的渊源,但它没有复刻经典,没有局限于某种所谓的“国风”、/strong>在创作手法上,既有传统的二维、剪纸、定格动画,也借鉴了CG(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技术)、三渲二(一种画面渲染技术)等现代技术,还有将素描与水墨相结合的探索。在何为“国风”这一命题上,每个导演都通过各自作品给出了自己的回答、/p>
《中国奇谭》在向传统汲取养分的同时,也回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表达了创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strong>譬如《小妖怪的夏天》,让小妖怪成为主角,连齐天大圣都成为点缀,这样的叙事方式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清新自然,幽默可人,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让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人的内心、/p>
(文艺创?nbsp; 图源 新华社)
事实上,传统文化既是具象的,也是开放的,留给创作者极大的空间。用好用活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应该成为所有文艺创作者的不二法则、/strong>
最后,还是小结一下《中国奇谭》在创作上的成功经验:注重创作队伍的更新换代,以形成行业发展的合力;尊重每一个创作者的个性,营造多元而丰富的整体风格;既追求形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完美,更在内容、叙事和想象力上下功夫;既尊重和敬畏传统(包括文化传统和行业传统等),也有所创新和超越、/p>
这些成功经验显然都是带有共性的,不仅适合中国动画,也适合一切艺术创作和发展、/strong>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