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新鲜事儿丨“蔬”香遇书香:书屋开进了菜市场! - 民生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打工新鲜事儿丨“蔬”香遇书香:书屋开进了菜市场!

来源9span>工人日报客户?/span>
2024-05-20 13:23

原标题:

“蔬”香遇书香:书屋开进了菜市场!

“周末时,孩子可以去书屋写作业、看书,我放心多了。”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嘉泰农贸市场,商家黄绍梅提到的“书屋”,便是开在这个农贸市场里的菜市书屋、/p>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除成都青白江区外,天府新区、高新区、青羊区以及彭州市等地,均在近日开放了菜市场里的书屋、/p>

(图源:新华 新华社记者周以航 摄)

对菜市场的商户而言,这些书屋满足了商家及其子女的阅读需求,释放了城市公共空间对务工者的关怀、/p>

做生意看书两不误

“有了菜市书屋,可以一边做生意一边看书,两不误。”在嘉泰农贸市场菜市书屋,商家可以将图书借出阅读,这恰好满足了商家王琴的需要,“我平时喜欢看书,无奈时间琐碎,很难实现,现在多了个选择。“/p>

小孩有了学习之处

这个书屋也成了商家黄绍梅两个孩子周末学习的地方,“以前只能在摊位旁蹲着写作业、看书,要不就在菜市场里疯跑,生意忙了又担心没时间照料他们。“/p>

“以前家里的小孩陪我来市场卖菜时,往往因为环境嘈杂不能静下心来写作业,现在有了这个菜市书屋,可以让孩子去里面安静地看书、写作业,我也可以更加安心地经营自己的摊位嘛。”对于市场里这片宁静的小天地,市场内的商家高阿姨十分认可、/p>

在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街道晨曦街的新兴晨曦“菜市书屋”,三面书架上容纳了包括报纸、杂志、绘本在内的1400余册书籍,绿植、桌椅、应急包等物件整齐布局,正成为附近居民和菜市商贩“新宠”、/p>

书香味和烟火气交

走进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的益民菜市(家园店),几名摊主正在菜市书屋里看书聊天。书屋内书籍种类丰富、摆放有序,环境整洁温馨?0余平方米的空间内,书香味和菜市场的烟火气交织汇聚、/p>

“这间‘菜市书屋’从2023?0月开始运营,读者大部分是菜市经营户及其子女,以及附近来买菜的居民。”益民菜市(家园店)店长苟明朝说,这里的书籍大多是健康知识、家庭菜谱、育儿手册等实用类书籍,更有针对性地满足附近居民和经营户的阅读需求、/p>

(图源:四川新闻网)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发挥社会功能的探索,菜市书屋还在尝试“菜场流动书屋”等升级形式。书屋最初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共创社区共享型综合空

“益民菜市在蓓蕾社区已开设了20多年,是这里重要的居民生活服务点。去年,菜市场旁边的药房正在转租,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空出来的这个空间时,我们也在思考,想将其改造为菜市场里的一个市民阅读空间,但如何推动‘菜市书屋’可持续发展?如何让‘菜市书屋’真正服务于民?如何在烟火气中维持书香气?“/p>

“我们结合社区实际需求和认真考虑后,想让这里变得更为多元、开放,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菜市场融为一体,并真正成为一个老年人、青年人、儿童都可以参与共创的社区共享型综合空间,居民随时都可以来此互动交流。”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党委书记张晓静说、/p>

首批试点书屋功能升级

截至5月中旬,成都已建?2个菜市书屋,免费向市民开放。近来,成都的首批试点菜市书屋已升级?.0版,将菜市书屋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社区服务站,从单一的公共阅读空间升级为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p>

在高新区蓝天路的菜市书屋内,不仅有书籍,还有菜地、共享办公地、餐厅,菜市商家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还可以休闲、办公,社区功能得到大大提升,“逛菜市场的时候顺便来看看,感觉特别放松。”有居民这样说道、/p>

流动书屋服务于民

在今??3日的“世界读书日”,四川省彭州市首辆“流动菜市书屋”缓缓驶入葛仙山镇万年社区市场中,开启了它的试水之旅、/p>

与传统的固定书屋相比,“流动菜市书屋”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市民的需求和市场的动态,灵活调整停靠点、/p>

这种流动性,极大地提高了“书屋”的覆盖率和影响力,使得更多的市民能够在家门口接触到丰富的阅读资源、/p>

形成一道美丽风

菜市书屋的升级,让其创新性和人文性更受关注、/p>

媒体评论指出,“流动菜市书屋”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图书馆,不仅为市民提供阅读空间,更是倡导一种重视精神文化的生活方式,还能为菜市场的商户们解决实际问题、/p>

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商户是外来务工者,夫妻俩一起经营,没时间照顾孩子,又不放心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于是不少孩子放学后和处于假期时,只能待在摊位旁写作业。市场嘈杂的环境显然不利于学习,这时流动书屋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阅读空间、/p>

(图源: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菜市场,向来是“烟火气”最生动的体现,在菜市书屋就有标语写着“左手烟 右手书香”、/p>

就在不久前,《工人日报》还采访到了一位在菜市场写书的摊贩,透过她的笔触让更多人感受到菜场人间、/p>

菜场作家的“双面生活

早上6点,陈慧起床后简单收拾了房间,便骑上摩托车赶往镇上的小姨家,她所有的货物和卖货用的小推车都放在小姨家的大院里、/p>

陈慧的速度很快?点半,她就已经推着摆满五颜六色杂货的手推车,出现在浙江余姚梁弄的一家菜市场、/p>

清晨,她是推着小车的杂货贩;下午,她是自由创作、写市井百态的文学作者。正是在这个待了十余年的菜市场,陈慧看见了人间的精彩、/p>

在菜市场看见人间精彩

“菜市场对我来说是一个谋生的地方。最初确实有一种被迫的感觉,我刚摆摊的时候才29岁,有两年非常不适应。”陈慧说,那时总觉得摆摊不体面。“但是当你需要生活的时候,生活是最重要的,柴米油盐要从这里赚。“/p>

在陈慧的印象中,很多人都是在“块儿八毛”的生意中和她成为朋友的。她说:“到现在将近20年,我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梁弄方言。也正是这个一地鸡毛蒜皮、各种气味大集合的地方,让我看见了人间的精彩。“/p>

摆摊与写作都是生活本

2010年,陈慧开始把自己身边的故事写成文章,有的是童年往事,有的是菜场见闻,并发表在余姚本地新闻网站论坛上,引起了论坛版主、余姚当地作家沈春儿的注意。此后,陈慧的写作有了当地文学界和政府的支持,并?018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p>

6年来,陈慧共出版?本散文集。她说,摆摊与写作,都是她生活的本身,“前者保障了柴米油盐的细水长流,后者滋养了春夏秋冬的来日方长”、/p>

(综合来源:新华网、工人日报、四川新闻网、界面新闻、成都日报、福建日报等(/p>

责任编辑9span>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