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2000全国劳模 | 叶彩义:高山牧场养牛 - 人物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00全国劳模 | 叶彩义:高山牧场养牛亹/h1>

来源9span>中工罐/span>
2008-10-08 13:04

每天,叶彩义总要到牛栏去跟他的“老朋友们”问好。这里,有他的希望;这里,更熟悉他的奋斗、/p>

初冬的江南,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洒在于都县屏山之巅,山风寒冷,随风传来阵阵牛的哞声,一个朴实的中年汉子推开自家的房门向远处的牛栏走去。他是江西省于都县屏山牧场场长叶彩义、/p>

10年,牛成了叶彩义心中的一切;10年,一个人带动了一方致富事业、/p>

唤醒沉睡的高屰/strong>

叶彩义清楚记得,14岁那年,他跟随着一个采药老人爬上了高高的屏山,看着眼前那苍莽起伏的大片高山草场,尚未成年的叶彩义突然萌发了一个奇特的梦想:高山、草场、白云、牛羊和一个放牧的少年、/p>

时间一晃就到了1996?月,于都县城爆出一个大新闻:时任于都县物资局副局长、物资公司总经理的叶彩义,主动辞官要上屏山养牛、/p>

家里人的反对,社会上的闲言碎语都没有动摇叶彩义的决心。此时的叶彩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已经成熟。他走出山村,步入军营,来到都市,进入官场,但少年时的梦想一直在他的心头魂牵梦绕挥之不去。“为什么弃职从商?从政的人才济济,有我不多,无我不少,假如政府有一个职位招聘,可能就有100个人应聘,但是放弃职位、选择创业的人?000个人中可能就只有我一个人。“/p>

高山养牛不能靠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对创办牧场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人逐渐不满足单一的猪肉家禽肉食营养结构,而爱吃鲜嫩的牛羊肉和鲜奶。而高山牧业食品属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食品,符合现代消费潮流、/p>

想好了就干。这才是男人?/p>

屏山原始森林茂密,山道崎岖,只有一条当地村民采药踩开的“野鸡路”,上一趟山?个小时、/p>

叶彩义邀集了3个伙伴通过股份制形式凑足了12万元的资金,带领着雇请的几位牧工,背着油盐米菜铁皮桶上了山,在海拔1312米的屏山之巅,义无反顾地开始了高山牧场的创业历程、/p>

第一次,他买回了23头西门塔尔杂交牛,和伙伴分成两人一组,钻灌木过悬崖,前拉后推,足足用了6个多小时,才把一头牛赶上了高山草场,?3头牛赶进高山草场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p>

一个多月后,叶彩义又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买回?0头牛和一群山羊。几个人选择了一个低洼地,背来几筒油毛毡,从山下砍来一些木头,支撑起简易牛棚,左边关牲畜,右边搭起了人睡的床铺,从此安下了家、/p>

千年古峰上,第一次升起了炊烟、/p>

风霜雨雪创业?/strong>

桌面上,放着一本混杂着青草与牛粪气味的日志。翻开,斑斑驳驳的,墨汁有浓有淡,还有红色的笔迹。这是从上山第一天开始,叶彩义和他的同伴们记下的创业心路、/p>

入冬的一天,叶彩义正在为奶牛过冬的饲料发愁,突然,死牛的噩耗从牧场传来、/p>

平原上生活的牛不适应高山气候,抵不住凄风冷雨的侵袭。先是发现一头,后来两头、三头,最多一天有7头牛病死…?个月时间,牛的死亡率高达30%.这让大伙儿欲哭无泪、/p>

他们强忍着心中的巨痛,掩埋掉一头头死牛,怎么办?难道高山不能养牛>/p>

叶彩义咬紧牙关几下南昌向江西农大的教授请教,最终找到症结,终于牛群熬过了上山后的第一个寒冬、/p>

春天到了,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看到牛儿膘肥体壮,叶彩义松下了一口气。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不幸的事几乎把牧场人击垮、/p>

由于连续下了几天几夜的瓢泼大雨,和叶彩义一起上山创业的职工古金福,惦记着二分场的牛,披着蓑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牛场。当他把牛群召拢时,已是夜深人静。二分场建在山脊下的一个浅谷当中,为了蓄水,山谷中筑了一道拦水坝,古金福平时憩息的地方就是坝下一方简易的油毛毡棚。当他一身疲惫倒在床上时,奔泻的山洪裹挟着泥石,把这个中年人吞没了…?/p>

噩耗传来,叶彩义懵了,屏山牧场的职工懵了。“高山上还会淹死人?”不吉祥的气氛在牧场职工心头挥之不去,有些股东打起了退堂鼓,撤回了入股资金、/p>

道路不通、资金不足、水电不通……高山牧场进入最困难的时期、/p>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彩义的创业故事打动了当时的江西省委领导,经过专项考察,屏山高山牧场被列为国家农业部、南方草山草坡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并拨?00万元予以支持、/p>

国家政策的支持如雪中送炭,屏山牧场绝处逢生。一片丹心报乡邻“回报农民,致富众乡亲,是我上屏山办牧场的初衷。”不久前,叶彩义受邀出席了江西省劳模创业座谈会,说出了要把屏山牧场作为一个支点,带动全县群众致富,撬动于都县、赣州市乃至江西省的牛业、奶制品产业发展的构想、/p>

事实上,叶彩义已经采取“公?农产”的经营模式,对农户进行培训,从资金、选种、饲养、防疫、繁殖等方面,手拉手进行扶持帮助,牧场和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形成了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稳固合作关系、/p>

地处偏僻的靖石乡依托屏山牧场,引导农民按照“一户农民、一栋牛棚、一座沼气池、一口鱼塘、三头奶牛、五亩牧草”的模式。农民依靠养奶牛脱贫致富,过上了城市般的生活。记者赵?nbsp;

(原载2007-02-27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9span>中工罐/span>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